1.滿堂支架技術
一般橋梁施工中使用較多的支架搭設方法是滿堂支架,滿堂支架法施工可以提供足夠的支撐力和施工平臺,降低了大型輔助機械設備的使用。滿堂支架可以應用于橋墩、鋼混疊合梁的現澆施工,并朝著大跨度橋梁的方向突破。但是目前滿堂支架法施工較多地應用于小跨徑的鋼桁架拱橋,在施工中借助支架受力更加均衡,在支架平臺是施工安全性更高,能有效降低施工難度。滿堂支架法適用的環境有一定的限制,只適用于陸地、水深較淺的河流上的橋梁建設。
2.轉體施工技術
轉體施工技術是大跨度鋼結構橋梁施工的典型方法技術,該施工技術的工藝目前為止已經比較成熟,應用頻率也比較高。轉體施工法就是將橋梁上部結構拆分成2個半跨進行施工,然后再進行轉體合龍的方法。轉體施工法先根據現場環境選擇適合的位置,利用地形進行支架的搭建,然后進行拼裝或鋼混疊合梁的現澆,完成非設計軸線上轉體結構工序的施工,然后進行橋跨轉體施工,利用轉體結構自身的轉體系統將橋跨轉至預定設計軸線的位置上,進行精準定位后,再進行轉體結構的合龍施工和轉動系統的封固。大跨度鋼結構橋梁轉體施工方法可以分為三種轉體方式,分別是豎向轉體施工、水平轉體施工、豎向和水平轉體聯合施工。豎向轉體施工方法是最早使用的方法,一般適合應用于跨越深山峽谷、跨河、平原跨越的橋梁施工。水平轉體施工方法多用于梁式橋。豎向和水平向轉體聯合施工的方法結合了兩個方法的優點,有效進行互補,更加適應于不同自然環境條件下的施工,受限制較少。 大跨度鋼結構橋梁轉體施工具有施工安全可靠、操作方便、設備較簡單的優點,避免了大部分的高空作業,與其他施工方法相比能有效地縮短工期,節約成本,同時不會對周圍干線交通產生干擾。
3.累積連續步進式移送施工技術
大跨度鋼結構橋梁累積連續步進式移送技術是我國首創的技術,該方法通過在橋址兩側設置拼裝平臺并進行不斷地連續拼裝鋼箱梁,然后科學合理地在兩個拼裝平臺間設置臨時支墩,在臨時支墩上布置頂推的機械設備,通過液壓控制系統,進行合理有序控制多組頂推機械設備的“頂、推、落、回”四個步驟工況的交替進行,首先頂升托起整體梁體,再頂推平移油缸向著前方移送一個行程,然后將整個梁段落下,放置在臨時墩梁上面,再將油缸平移并回縮至原來的位置,至此完成一個步進行程的循環,接著繼續下一個行程的循環,通過這種過往復步進式的循環動作,最終把所有梁段送到設計位置[4]。該項技術的頂推機械的選擇十分重要,該套設備應具備頂升、橫向調整、平移的功能,才能實現橋梁的方向調整及移動。該方法通過可在順橋向、豎向、橫橋向三個維度方向驅動調節的推移裝置和在兩側設置兩個推移用鋼導梁以及測量裝置,進行循環施工,同時對鋼箱梁頂推的軸線、標高、起拱度等進行精準的施工控制。
該方法具有投入低、安全風險小、施工進度有保證、自動化程度高、施工操作簡單方便、效率高等優點,尤其適用于大跨度鋼結構斜拉橋中。
4.懸臂架設施工技術
目前使用最廣泛的大跨度鋼結構橋梁施工方法就是懸臂架設施工法,該技術目前已經發展的相對成熟、可靠。懸臂施工技術主要是利用起重機,一邊進行拼裝,一邊慢慢向前推進,其中設備選用移動式的剛性腿轉臀起重機。使用懸臂法架設鋼梁,不必在橋位上搭設支架進行支撐,只需將桿件懸拼在另一個橋墩上。該方法的優點是施工不受河道水流、橋墩高度、季節、水文條件的影響,對于通航也沒有太多的影響,使用的輔助機械設備和輔助結構較少,施工較簡便,設備成本較低。
下一篇:沒有了